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_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免费无码影视_久久这里只有精品18

人民網
人民網>>圖片頻道>>攝影動態(tài)

第三屆國際攝影研討會麗水召開

2019年11月13日16:03 | 來源:人民網-圖片頻道
小字號

11月9日至10日,由中國攝影家協(xié)會和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三屆國際攝影研討會暨2019麗水攝影節(jié)”的重頭戲之一——國際攝影研討會在麗水舉行。研討會以搭建一個開放共享、交流互鑒的國際性學術平臺為宗旨,邀請到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亞、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國的專家學者,就各自的影像研究和實踐項目,以“攝影術誕生180年以來的技術變革和藝術語境變遷”為主題,包括5個分議題,展開深入交流與研討,旨在紀念攝影術誕生180年,促進中外攝影學術交流與進步。

中國攝協(xié)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和中共麗水市委常委、宣傳部長任淑女分別致辭。中國攝協(xié)副主席楊越巒、顧問王悅等出席研討會,中國攝協(xié)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彭文玲主持研討會。

鄭更生在致辭中說,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攝影術誕生180周年。在攝影的新時代,面對新技術、新影像、新觀念,我們需要有新的闡釋、新的理論。在這個自由探討的平臺上,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圍繞研討會主題,以獨到觀察與見解、感悟與實踐,暢談自己的觀點。希望通過這種交流互鑒,激發(fā)新觀點,拓展新視野,有效推動中國攝影理論與國際進一步接軌,構建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高度國際化的攝影理論體系,共同為世界攝影學術的發(fā)展和進步做出努力。

任淑女在致辭中表示,隨著攝影技術變革、藝術語境變遷,攝影藝術的審美、教育、產業(yè)功能不斷提升拓展,影響并改變了世界。她相信,本次研討會的學術研究成果必將能夠引領中國攝影理論乃至世界攝影的潮流,必將轉化為推動麗水攝影產業(yè)化發(fā)展、文旅融合發(fā)展的強大力量和智力支撐,精彩書寫踐行“兩山”理念時代答卷的重要引擎。

在國際攝影研討會這個學術平臺上,各位嘉賓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有獨立的研究,也有精深的實踐,有思想的碰撞,也有學術的交流,每一位與會嘉賓的發(fā)言,都對中國乃至世界攝影的發(fā)展提供了獨一無二的理論思考。

美國蒙大拿州立大學攝影系教授克里斯蒂娜·安德森結合自己與學生的攝影實踐,以《融合:化學與藝術的碰撞》為題,闡述了各種化學方法與現(xiàn)代技術相結合的創(chuàng)作過程。

美國攝影家伊麗莎白·歐帕萊尼克重點講述了明膠蝕刻工藝的歷史沿革和創(chuàng)作過程,還與大家分享了讓-皮埃爾·薩德雷夫婦和曼·雷等攝影家在這一領域的實踐與貢獻。

美國克萊姆森大學藝術教授山姆·王提出,現(xiàn)在的拍照設備已經是最精密、最復雜的工具了,我們要明智地、智慧地使用它們。

澳大利亞金街工作坊創(chuàng)始人艾麗·楊在談到“攝影和攝影師在今天的變化”時表示,如今我們分享自己的作品就像塔爾博特在墻上進行展覽一樣。不管你使用的是iPhone手機還是20×24英寸的專業(yè)相機,拍攝的復雜程度和時間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在拍攝的過程和手工制作照片的過程當中這種激情是不變的。

來自英國的布萊恩·格里芬針對攝影技術的變遷,結合自己47年從業(yè)經歷及其作品,從多重曝光、創(chuàng)意裝置的制作等方面講述了自己在模擬成像時代和數碼時代的不斷探索。

第三次來到麗水的美國《鏡頭》雜志創(chuàng)辦人布魯克斯·詹森發(fā)言的題目頗有新意——《我要責怪斯蒂格里茨》。他提出,1905年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在紐約第五大道曼哈頓市中心創(chuàng)辦291畫廊,希望在一個畫廊里同時展出攝影和繪畫,以此促進攝影和繪畫是平等的概念。詹森認為這種道路需要修正,因為攝影無限的可復制性和創(chuàng)意性是其他媒介無法比擬的,應該發(fā)揮攝影優(yōu)勢,在數字時代走出屬于攝影自己的道路。

巴基斯坦攝影學會主席賽德·扎維德·卡茲介紹了1947—2019年巴基斯坦攝影的狀況,希望有更多巴基斯坦攝影師,能夠記錄該國的社會現(xiàn)實。

法國攝影家、仰光攝影節(jié)創(chuàng)始人克里斯多夫·洛維尼把攝影當作一種國際通用語言,他用攝影反映人生,記錄人物,講述故事。他既把攝影當成工作和謀生手段,更通過攝影關注環(huán)保與社會問題。

德國職業(yè)攝影師協(xié)會會長克勞斯·梅蘭廷提出“攝影以后要走什么道路”的問題留給大家思考。他認為,我們進入了一個新時代,既需要智能的技術,也需要智慧的思考。

意大利攝影家協(xié)會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艾莉絲桑德拉·賽利賓認為攝影有兩個功能,一個是作為藝術講述歷史和大事件,另一個是展現(xiàn)人們日常生活。人們熱衷的自拍和拍美食就是攝影的第二個功能,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她認為應該始終保持著一種開放的心態(tài),因為在當今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通過攝影來表達自己。

加拿大專業(yè)攝影師協(xié)會英屬哥倫比亞省區(qū)域主席布萊恩·史密斯認為,人工智能發(fā)展到今天,專業(yè)攝影師仍然有獨特的價值,攝影師一定要適應歷史變革,以開放的心態(tài)、精進的技術來應對這一變化。

匈牙利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若爾特·歐拉夫·薩莫迪首先談到了關于攝影創(chuàng)作者的分類,他認為第一種類型的創(chuàng)作者是導演型的,呈現(xiàn)虛擬的圖像或者是角色;第二種是接收型的攝影師,通過觀察記錄現(xiàn)實的細節(jié)。

同樣來自匈牙利的魏翔既是一名油畫家,也是一名攝影家,還是致力于推動中外交流合作的使者,尤其關注中國攝影家與歐洲同行之間細微的差別。他注意到,歐洲攝影家少有人會拍同一個題材,很少圍拍和擺拍,而是以獨特性取勝。

甘肅省攝影家協(xié)會主席吳健,擔任著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所長,他從自己的工作實踐出發(fā),以《文化遺產的影像保護與呈現(xiàn)》為題,講述了影像在文物保護方面所做的成功探索。

澳大利亞數碼攝影協(xié)會會長曾漢超討論的主題是《攝影的文化屬性及其時代價值》。他認為,攝影創(chuàng)作過程是攝影者與大自然景觀的心靈交流,與人和社會的心靈交流。此時與眼前所面對的客觀影像相比,攝影者所融入的主觀情感色彩往往更加耐人尋味。

楊越巒在總結發(fā)言中指出,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手段的不斷更新,攝影也面臨著機遇和挑戰(zhàn),影像在推動世界文明進程、改變人類生活的作用更加突出。作為攝影人,我們要與時俱進,積極轉變觀念,在人工智能時代積極推進攝影藝術的探索和發(fā)展;要堅守情操,向消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糧;要提高品位,創(chuàng)作質量較高的影像作品;要交流合作,共創(chuàng)攝影發(fā)展的輝煌時代。

(責編:單芳、劉軍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