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少"中國扶貧公益攝影大賽第三季度入選作品
“一個都不能少”中國扶貧公益攝影大賽由新浪圖片主辦,面向全國攝影人、攝影愛好者征集反映我國貧困和扶貧題材的攝影作品,2018年10-12月第三季共評選出10幅/組入選作品,各獎勵1000元獎金及獲獎證書。來愛拍,用照片證明實力! 《希望的眼神》攝影:@fjsmhm 一名大涼山的女孩在讀書時充滿著希望的眼神。拍攝時間:2015年11月23日 拍攝地點:四川省大涼山布拖縣
《阿里小羊倌》 攝影:@閑來逛逛000000 清早出發(fā)從錯勤到尼瑪?shù)那继敛菰飞嫌鲆娨粦舾咴思,他家的小孩正好趕著羊出門,即刻記錄下這一刻。天高地遠(yuǎn),牧民家的小孩早當(dāng)家。 拍攝時間:2014年8月2日 拍攝地點:西藏阿里 微博關(guān)注@看見 攝影最新資訊隨時等你發(fā)現(xiàn),微信關(guān)注:新浪圖片(photo-sina)有料的攝影內(nèi)容每天放送。
《讀書的彝族女孩》 攝影:@ 游子13249 涼山州位于川滇交界處,彝族占半數(shù)以上,境內(nèi)6萬余平方公里幾乎都是山地,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交通閉塞、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在大多數(shù)彝族聚居的山區(qū),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基礎(chǔ)條件薄弱,自然條件惡劣,自然災(zāi)害頻繁。 這個女孩叫所各阿各,她自強不息,努力讀書,利用一切時間學(xué)習(xí),用知識改變命運。" 拍攝時間: 2018年7月8日 拍攝地點:大涼山昭覺縣
《冬日孤寡老人》 攝影:@用戶6018829215 老人一輩子無兒無女孤守一人,靠村里的低保和老百姓送給的舊衣物等為生。拍攝時間:2017年2月 拍攝地點:河北省涉縣
《見證》 攝影:@pcs17557 2016年11月19日,一群農(nóng)民工正在紅光村(貧困村)建設(shè)寬帶鄉(xiāng)村項目,由于使用的木質(zhì)電桿,瀝青和油漆未完全干,使得民工的手套吸滿了厚厚的瀝青和油漆,閃閃發(fā)亮,手上、身上也沾滿了瀝青。拍攝時間:2016年11月19日 拍攝地點: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qū)中和鎮(zhèn)紅光村
《快樂童年》 攝影:@沾化老范007 跟隨父母來魯北磚窯廠打工的大涼山彝族兒童,在一起玩耍嬉戲。拍攝時間:2015年3月27日 拍攝地點:山東濱州沾化屈牟窯廠
《唯一的娛樂方式》 攝影:@ 一個不愛拍照的人 涉縣下的這個農(nóng)村地處偏遠(yuǎn),道路崎嶇,與外界溝通不便,村里最多的人群就是留守老人,而他們唯一的娛樂方式就是幾年才可能有一次的戲劇,盡管天空下著雨,老人也在雨中撐傘堅持把戲看完。拍攝時間: 2018年5月21日 拍攝地點:河北省邯鄲市涉縣 來自圖蟲網(wǎng)征稿
《爸爸我?guī)湍恪?攝影:@lq5983 圖為一名貴州來浙打工者和他的女兒。炎日的夏天收工后,小女孩看到爸爸在沖涼,馬上跑過來幫忙舉起水管,作者抓拍了這暖心的一幕。 拍攝時間:2011年7月2日 拍攝地點:浙江省龍泉市城東磚瓦廠
《聽說,外面的世界》 攝影:@何甌 四川牧區(qū)的孩子得到捐贈的地球儀,好奇的聽自愿者講述外面的故事。 拍攝時間:2018年6月25日 拍攝地點:四川石渠縣 來自圖蟲網(wǎng)征稿
《扶貧綠皮列車》組照之一 攝影:@Wuxiong967738 5633次普快列車,是一趟被稱為“扶貧列車”的綠皮車。始自四川越西縣的普雄,經(jīng)喜德縣、西昌市到攀枝花市,全程353公里。在過去的48年間,這趟小慢車載著數(shù)以萬計的彝族旅客出山進山,成為涼山彝人心中“移動的索瑪花”。 5633次列車穿行的大涼山,是中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qū),也是國家級貧困縣最為集中的地區(qū)之一。為了扶貧,5633次列車全程353千米,票價25.5元,最低票價僅2元錢,60歲以上老人和貧困戶還免費。1970年7月運行以來,列車近半個世紀(jì)風(fēng)雨無阻接送旅客求學(xué)、就醫(yī)、趕集、外出、回家的人,被彝族同胞視為大涼山的生命線、實惠車。拍攝時間:2018年10月 拍攝地點: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